贛州稀土行業轉型之路
稀土(rare earth)有“工業維生素”的美稱。現如今已成為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。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57 到71 的15種鑭系元素氧化物,以及與鑭系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鈧(Sc) 和釔(Y)共17 種元素的氧化物。稀土元素在石油、化工、冶金、紡織、陶瓷、玻璃、永磁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技術的不斷突破,稀土氧化物的價值將越來越大。
去年稀土行業部分數據顯示行業虧損的現狀,今天稀土行業的轉型已經陸續開展。
中國南方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在江西省贛州市掛牌成立,這是全國稀土行業推進資源開發整合、發展壯大高端礦產產業的重大舉措,也意味著素有“稀土王國”美譽的贛州翻開了稀土行業有序發展、產業優化升級的新篇章。
恢復治理,廢棄礦山成了聚寶盆
贛州是我國離子型稀土的主產地和南方稀土開采技術發明地,過去由于無序過度開采和工藝落后等原因,贛州部分稀土礦區的水土流失、環境污染等現象嚴重。近年來,贛州大力推進稀土資源整治整合,打擊違法違規行為,探索礦業秩序治本之策。
2011年5月至今,贛州稀土礦山已全面整頓,通過整治整合,較好地實現了稀土礦山統一規劃、統一開采、統一經營、統一管理。贛州還深入開展稀土冶煉分離生產秩序專項整治,組建了贛州科源稀土科技公司,從事稀土礦山采選及分離技術和工藝開發工作。
對遭受污染的廢棄礦山,贛州大力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,實現礦區綠色轉型。素有“中國重稀土之鄉”之稱的龍南縣,大力推廣“一戶一山窩,種好一片果,放好一塘魚,養好一欄雞和豬”的“山窩經濟”模式,使原本無人問津的荒禿山窩變成了聚寶盆。目前,僅龍南縣的稀土礦區及其周邊就形成了兩個萬畝臍橙基地。
深度轉型,產學研結合推動稀土深加工
一段時間以來,贛州稀土產品出口以稀土化合物、稀土金屬為主,稀土新材料及應用產品則相對較少。圍繞《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》為贛州確立的全國稀有金屬產業基地的發展定位,贛州不遺余力地推進稀土產業深度轉型,充分挖掘稀土資源高附加值。
瞄準稀土產業升級的技術需求,贛州加強以企業為主體、市場為導向、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平臺建設,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贛州國家鎢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相繼獲批,澳克泰工具技術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、江西理工大學院士工作站先后成立,形成了攻克關鍵技術、培植科研成果、吸引領軍人才的強大支撐。
眾多礦業企業不約而同地加大技術改造力度,進軍稀土產業的應用端,推動生產方式從初級加工、資源簡單利用向精深加工、資源循環利用轉變。
目前,贛州已形成地質勘探、礦山采選、冶煉分離、深加工及應用、產品檢測、研發設計為一體的完整稀土產業體系,帶動著更多優質稀土企業朝規模化、集群化、專業化、高端化方向發展。2014年,贛州稀土鎢產業集群產值突破千億元,稀土資源正在實現有序開發利用。